美元從「崩盤拋售」到「息差套利」
.png)
早幾天,享受早餐時,蛋牛治說他的同事剛剛兌換了美元,原因很簡單:港元定存利息低得可憐,乾脆換成美元做定存,賺取誘人的息差。 話說一個月前,市場還在瘋傳美債爆煲、美元崩盤的消息,港元一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的底線,USD.HKD跌到7.75,連牛頭角順嫂都開始大喊「快拋美元!」。喂喂喂,港元是掛勾美元的,已經到了7.75,拋美元有什麼意義?! 當時芝蛋治已嗅到機會,說要兌美元就趁現在,因為弱方兌換水平7.85,等於「撿便宜」了1.3%。果然,一個月後,真的由南走到北,180度的大轉變! 如今USD.HKD約在7.84附近,大家因為「息差」,又蜂擁回來兌美元,雖然掛勾存在,但還是要承受一點點「差價」的損失。 定存利率大比拼:港元VS美元 說回定期存款利率,港元的表現真是讓人心寒,尤其是短期3個月定存,利率只有約1厘,1年期也只得1.7%。反觀美元,3個月定存利率高達3.8厘,1年期也有3.25%,兩者之間形成了1.55%至2.8%的超大息差。這種差距,怎能不誘惑投資者把港元換成美元定存,追求更豐厚的回報? 芝蛋治的看法很實際:如果這個息差能維持一年,短期兌美元確實划算;但千萬別等到一年後港元強勢回升、美元走弱時,急著用美元換回港元,否則辛苦賺來的利息可能被稀釋,甚至變成負收益! 市場噪音與理性判斷 總結一句,市場充滿各種噪音,別盲目跟風。最重要是自己分析,計算清楚回報。早前港元強勢時,市場一片恐慌美元崩盤;如今港元偏弱,大家又趁機搶兌美元,這正是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的真實寫照。 別老是跟著巿場情緒走,請自己算算清楚,才知決定的對錯。 #文章只屬個人分享,不構成買賣建議